加入收藏 | 设为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天传微博 v | 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天津传媒学院网站!
天津日报发布:生命至上 众志成城!天津抗击本土奥密克戎疫情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作者:天津日报点击: 次
摘要:1月21日,大寒刚过。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75场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我市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社会面‘清零’。”这一声,犹如一道寒冬暖光,划过津沽大地。至此,国内第一场本土传播奥密克戎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1月21日,大寒刚过。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75场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
“我市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社会面‘清零’。”这一声,犹如一道寒冬暖光,划过津沽大地。至此,国内第一场本土传播奥密克戎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此时,距离1月8日,天津首次发现两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过去了整整14天。14个日日夜夜,300多个小时,1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防控“大考”──天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总书记对天津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关心关怀转化为做好疫情防控具体工作的强大政治动力和鼓舞鞭策,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在两周时间内实现社会面“清零”,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硬刚”奥密克戎变异株赢得先机,为打赢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制度优势、治理能力和天津底气。
当晚,一场瑞雪悄然而至,洁白覆盖津城。雪落无声,寓意绵长。
众志成城 一场没有退路的生死之战
“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专程来津调研指导,天津快速果断响应、科学调度资源、精准柔性施策。
位于贵州路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内,每晚灯火通明,24小时处在紧张有序的“热备”状态。经历两年多的战“疫”,疫情监测、联动指挥、方案优化、数字化可视化平台建设……全市疫情防控的“大脑”持续升级,越来越灵敏、精准、高效。从市、区到乡镇街道,上下贯通的防控指挥网,始终敏锐感知、严阵以待。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穿透力强,在许多国家已经盖过其他新冠病毒,成为优势毒株。1月8日的奥密克戎疫情,传染力“升级”,发现时已传播三代,来势异常凶猛。
春节临近、北京冬奥会临近,作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城市,天津之役关系全市百姓健康安全、关系全国防控大局、关系首都“护城河”职责。
8日一早,市主要领导同志接报后迅即就处置工作提出要求,并第一时间赶赴市指挥部调度部署。下午,又深入津南区检查指导防控工作。
每日调度,实时研判,现场检查,一线督导。全市指挥体系集中统一高效运转,及时掌握主动权,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为实现扁平化运行,市指挥部当即下沉津南区指挥部现场调度指挥。1月14日零时起,又成立市防控指挥部津南分指挥部,提升处置效率。全市统筹人力物力,针对津南等重点区域,动态精准应战。
“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控制疫情扩散。”
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迅速划定,同步展开重点区域管控、流行病学调查、核酸筛查、集中隔离救治等工作。根据疫情动态,及时调整管控范围和风险级别,做到精准防控。做好与兄弟省市涉疫信息推送,全面加强离津管理,严格进京通道管控,防止疫情外溢。
党员出列,众志成城。
1月9日,我市发出通知,在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大战当头,我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1月12日,8万多名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加入社区、村防控一线,佩戴党员徽章,设置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与基层干部并肩奋战,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津南胜则全市胜。津南区是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关键。该区统筹6300多名市、区两级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坚守抗疫第一线。为增援津南,保障人员轮休,1月14日下午,我市从市级机关紧急抽调1000名党员干部,组成突击队,开赴津南主战场。1月18日、19日,又从市直机关和市属事业单位调派4300人驰援津南。
全市一盘棋。卫生系统组织3万多名医务人员投入全员核酸筛查,教育系统超过10万名干部教师奋战在抗疫一线,全市3.7万名社会工作者、5.17万名志愿者积极参战,全市公安干警逆行出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配合……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市上下立起对抗疫情主心骨,凝聚成迎战疫情的磅礴力量。
以快制快
一场与病毒赛跑的速度之战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警告,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之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前所未有”的。
与新病毒较量,天津唯有以新赢新、以快制快,凭借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更加敏捷的处置应对、更有创造性的工作方法迎战。
迅速锁定病毒,防控有的放矢。
8日清晨,我市报告津南区两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当晚12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即完成病毒全基因组测序,迅速确认病毒元凶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为后续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迅速流调溯源,明确风险点位。
新闻发布会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的“红脸颊”和不经意间露出的疲惫,让很多市民看了心疼。这背后,是疾控人员顶着严寒,争分夺秒地流调、现场查勘。
8日下午4时前,作为指示病例的第1例、第2例阳性感染者近期活动轨迹,即对社会发布。第3例至20例阳性感染者,18人的轨迹报告,长达一万多字。疫情发生后快速而详尽的流调,为全市防控大局争取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迅速封控处置,阻断病毒传播。
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迅速实施封控措施,同步开展溯源工作,圈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群,第一时间转运隔离,对不同风险等级区域动态分级管控……我市各个部门密切配合,从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中“抠”出时间,加快进度,压降疫情扩散风险。
迅速发布信息,推动群防群控。
涉疫信息及时公开,同样是天津应对疫情的重要招法。这样做有利于引导群众加强自身防护,密切关注、积极配合防控工作要求,形成群防群控的合力。
8日上午,天津立即向社会公布了疫情,其后,第一时间滚动发布分区管控措施、最新检测结果、群众就医办法、生活物资保障、“非必要不离津”要求等等。8日晚上,连夜召开第163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布对本轮疫情态势的初步分析。
几乎每天都有发布会。特别是在关键节点,及时充分公布信息,正面回应记者提问。到21日,天津14天召开13场新闻发布会,消除社会疑虑,稳定社会人心,有力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开展。
迅速全面筛查,消除外溢风险。
边检测、边流调、边筛查。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特性、流调情况分析研判,除了对重点区域有针对性的多轮筛查,我市还当机立断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第一轮筛查从9日上午7时开始,对象为经研判风险系数较高的津南区、南开区、东丽区、西青区居民,转天扩大到另外12个区。12日下午全市放假,进行第二轮核酸筛查。15日、20日,我市又进行了“三筛”“四筛”。
一次次的筛查,天津疫情防控图景日益清晰:从发病报告、重点地区核酸检测、全员核酸检测等情况分析,新发现的感染者均在被隔离管控人员中检出。以一个潜伏期内来看,本轮疫情确实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1月11日凌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开展第二轮核酸检测。(本报资料图片)
人民至上
一场护佑民生的城市保卫战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疫情发生后,我市迅速成立海河医院医疗救治和院感防控指挥部,按照战时医疗救治机制,调集全市最高水平医护人员、医疗专家对患者开展紧急救治,坚持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
本轮疫情的一个特点是儿童患者多。疫情发生后,天津市儿童医院派出96名医护团队赶赴海河医院,与来自我市多家医院的儿科专家会合。经过他们的携手努力,截至22日,已有首批14名患儿出院。
走进“红区”的第一天,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郭伟对孩子们说:“别怕!叔叔、阿姨一定保护你们周全。”一句话,就是一颗“定心丸”。
“能否正常入院?能否确保安全?”“没问题!”1月8日,津南医院的一句话,也让即将临盆的辛庄镇产妇小李消除疑虑。面对家住管控区的小李,医院为她开设了就医绿色通道。当天下午,小李平安生产。新生命的诞生犹如“疫霾”下的一道温暖的希望之光,照进所有人心里……
家庭医生团队与社区网格员对接,为封控管控区内的高龄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精神病患者和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建立起了台账。延长处方药取药周期,指定专门医院收治常见病患者,利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6大“战区医院”会诊指导救治机制“托底”急危重症患者,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打造医疗转运管理闭环,坚决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1月8日出现本土疫情后,不少市民囤粮囤菜,造成蔬菜、鸡蛋、猪肉等部分商品短时缺货。但这种情况在第二天就得到了迅速缓解,因为大家发现,市场供应一切如常,不仅种类丰富,而且价格稳定。
“菜来了!”疫情发生后,我市迅速组织40余家超市、菜市场为津南封控小区进行点对点配货供应。在封控区内建立超过7个物资投放点,最初3天时间投放物资总量即超过10吨。
“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小区门口的超市每天蔬菜、水果、肉蛋都很充足,价格也合理。现在,就盼着疫情快点过去。”家住津南区景新花园的邓梅说。
为应对突发疫情,我市启动了群众生活供给保障联动应急响应机制,发动大型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等提前组织货源,加强备货。市商务局还加强市场监测,随时掌握240余家生活必需品企业销量、价格和库存情况,协同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宣传提醒,对哄抬物价、恶意涨价行为予以打击。
保障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就是保人心,保稳定。
一边是民生物资保障车辆的“顺畅通行”,一边是全市各大文旅场所纷纷按下“暂停键”。机票火车票免费退改,机动车暂停尾号限行,多家医院开通在线问诊,处方药可邮寄到家……随着一系列便民暖心措施的实施,这个城市在疫情之下彰显出的秩序感和民生温度,随处可见。
致广大而尽精微。在这里,百姓需求大过天;在这里,所有人正被这座城市温柔以待……
守望相助
一场感天动地的人民战争
三九隆冬,天寒地冻。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走出温暖舒适的房间,来到一个个户外检测采样点排队。倾城出动,在天津人的记忆里,还是第一次。
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座近1400万人口超大城市的全员筛查任务,绝非易事。
“亲爱的全市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第一轮筛查刚过,1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发出《致全市父老乡亲的慰问信》,一声呼唤,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深知工作中一定还有很多不尽完美、不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考虑不周之处,我们在此谨向大家的理解包容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我们将认真对待大家的意见建议,努力加快改进,共同完成好这项工作。”
改进完善,以可见的速度很快到来。
技术更新,变“你扫我”为“我扫你”,刷一下身份证就完成登记的新系统上线。
增设筛查采样点位,采样点“搬”进小区里,为老人、孩子开设绿色通道。
按楼门通知,“挨栋动,不挨冻”。全面开展“敲门行动”,不落一户一人。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15分钟、10分钟、5分钟──天津百姓在朋友圈中来了一场比较等候时长的“凡尔赛”。1月20日,津城“四筛”,4个半小时采集人数破千万,每分钟采集量峰值4.35万次,创造新纪录。
“妈妈,我想抱抱你……”在东丽区新立街道金色雅筑核酸检测点,12岁女孩石铂凡一眼就认出了穿着防护服、给自己做筛查的“大白”,正是几天未见的妈妈朱艳华。
“我们一起去吧!”当婚期“撞上”疫情,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周文桢和陈贝贝决定推迟婚礼,双双下沉社区,投入一线防控。
零下10摄氏度,许许多多的人在寒风中坚守。接过热心居民们送上的腊八粥,喝上一口,暖了身子,酸了鼻子,却甜在心里。
寒气逼人,80多岁的老人谢绝了志愿者提出的上门检测的“特殊照顾”,让儿子用轮椅推着自己来到采样点,只是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他们真的太累了”。
4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加4轮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5800万人次。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这样在天津完成了,而且完成得越来越漂亮!
这背后,是一个个心手相牵、温暖人心的抗疫场景;是一个个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抗疫故事。
这背后是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全力配合,乐观向上的市民群众;是勇担使命,夜以继日,无私奉献的无数普通下沉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们志愿成立疫情防控服务队,不怕困难,不畏病毒,已做好一切战斗准备,请校领导批准!”看,在天津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发展协会全体战士的“请战书”上,33个手印鲜艳耀眼。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听,《歌唱祖国》的歌声一遍遍地从这个城市不同角落响起;“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孩子们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大白”和“红马甲”的感激。
真金烈火。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前,再次让人看到这座城市的坚毅不屈、英勇豪迈,再次让人看到这座城市的守望相助、真情大爱。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始终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强有力武器。
距离农历春节只有一周时间,大战大考仍在继续。我们迎来社会面“清零”的阶段性成果,但患者救治、封控隔离管理等工作仍在继续,人物同防、严控境外疫情输入等工作仍然艰巨复杂。
持续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始终绷紧思想之弦,“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韧性天津,全力奋战,时刻“热备”!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