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天传微博 v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天津传媒学院网站!

您的位置:天津传媒学院官网>> 就业指导中心>> 公告信息>>正文内容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2日作者:点击:

【来源:学生处】【打印文章】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学校代码13659)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是以培养我国急需的文化艺术与传媒类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我校按照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在全国招生,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的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学校现设有18个本科专业,覆盖了艺术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年招生人数1500余人。

学校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盘山脚下,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京津国际文化产业教育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同为北京现代艺术传媒教育集团旗下的姊妹学校。

我校地处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根据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天津作为北方文化之都的城市文化定位,学校将以教育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优化为重点、以应用型、复合型、原创型人才培养为特色,逐步形成具有地域优势和文化产业特征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艺术与传媒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高水平、较大影响力、特色突出的高等艺术院校。

我校下设七院一部: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文化与管理学院和基础教学部。目前,专业学科的建设趋于成型,构建了艺术与传媒教育的基本框架。2017年计划招生的专业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舞蹈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公共艺术、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表演等本科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责任心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古巴高等艺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启动“盘山学者”学科专业带头人引进项目,特聘国内高层次、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执教,以加快学科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已有8位专家学者签约受聘,覆盖了学校的大部分专业。

我校建有教学实验中心,包括亚洲最大的舞蹈排练大楼、国际高标准琴房(228间)、音乐剧场、黑匣子实验剧场、大型MIDI工作室、电钢琴工作室、先进的全场景真三维虚拟电视演播厅、专业级电台广播直播室、影视录音棚、影院级电影电视审看间、多功能综合馆、数字化音视频工作站等各种教学设施,可充分满足教学和师生实践活动的需求。学校建立了两个国际化的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基地——影视外景基地和演艺产品排练合成基地,合作拍摄了56部影视剧和微电影,承接了《天下盘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文成公主》《红男绿女》等国家级大型歌舞剧演出。学校图书馆和网络中心,拥有50余万册藏书和600兆网络带宽,知网直接入户,能够满足学生网络学习、论文查阅写作的需求。

学校重视和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经过长期探索,结合本校“天艺巨星众创空间”的建设,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课堂、(3+1)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融为一体,本科四年全程贯穿创新创业教育主线;两个课堂:第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功能融合互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自主协同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3+1)层次:3层为基本能力实践层、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实践层、综合能力实践层;+1层为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实战层。同时,形成了“前台后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依托本校广播影视制作综合实验区和众创空间,面向市场、面向职场,培养具有较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传媒与艺术人才。

我校坚持艺术教育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的办学理念,逐步凝练和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坚持主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开放式办学、多元化培养、链条型结构”的专业建设思路,就业渠道实现了企业对接、专业对接的双对接,使全校上下形成共识,稳步推进我校学生的综合发展,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与传媒教育的新天地。

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我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1074人,男生42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9.50%;女生64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0.43%。艺术学类专业毕业生103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6.18%;管理学类毕业生6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86%;文学类毕业生人4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18%。

表1-1     2017届毕业生分类统计表

男生女生艺术学类管理学类文学类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42539.50%64960.43%103396.18635.86%454.18%


二、就业率及创业率

2017届毕业生是我校第五届学生,虽然本届的学生总人数同比2016届稳步增长,但学生的就业情况很乐观。截止至2017年12月18日,全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046人,就业率为97.39%,自主创业学生人数48人,创业率为4.5%,并且带动创业人数约300人。

表2-1     2017届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率统计表

专业设置毕业生人数创业生人数就业人数(含创业人数)就业率
音乐表演8737889.66%
音乐学6436398.44%
表演104810399.04%
舞蹈表演79379100%
舞蹈学25225100%
播音与主持艺术212520998.58%
录音艺术2902482.76%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37137100%
公共事业管理63063100%
公共艺术45245100%
新闻学4123585.37%
戏剧影视文学971597100%
广播电视编导191418898.43%
全校各专业107448104697.39%

 

三、毕业生就业城市去向

毕业生就业去往省市分部: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就业361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4.51%;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240人,占就业总数的22.94%;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就业175人,占就业总人数16.73%;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就业14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3.38%;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就业45人,占就业人数4.30%;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就业50人,占就业总人数4.78%。

从就业去往趋向来看,重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就业去往较少。

四、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流向

从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来看,事业单位实际签约85人,占就业人数的8.13%;国有企业单位实际签约31人,占就业人数的2.96%;民营企业实际签约661人,占就业人数的63.19%;通过专业技能取得劳动报酬自由职业者205人,占就业人数的19.60%;自主创业48人;征兵入伍7人;国内外留学9人。

随着国内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学生们的就业意向也发生着改变,逐渐从渴望进入有事业编制岗位向市场需求岗位发展,结合毕业生学习内容从事相关工作。我校通过对毕业生宣传和指导创业教育,使得自主创业人数相比去年有很大提高。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调查

一、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根据2017届毕业生向学校反馈的就业材料经过整理分析,艺术学类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关度为84.20%,管理学类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关度为96.48%,文学类专业专业与就业岗位相关度为90.23%,全校各专业与就业岗位总体相关度87.21%。

二、毕业生对工作满意程度及对母校满意程度

2017年通过对毕业生离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62.1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去向满意,76.81%的毕业生对我校的教学培养计划表示满意。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程度

    市场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和使用评价,我校对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调查。2017年通过对100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达到93.88%,我校毕业生的各项职业能力都得到较高评价,其中专业基础、人际沟通能力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分别达到91.07%和86.89%。由此可见我校的专业设置、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

       第三部分 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思路

     2017届毕业生根据教育部和天津市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本届毕业生就业继续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学校推荐、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

工作思路:

     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导向,邀请政府、国有、民营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学习交流,促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二、完善集管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三、结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继续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就业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毕业生就业顺利进行。

    四、认真贯彻《市教委关于做好我市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津教委办〔2016〕131号)文件精神,落实《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工作体制的有关通知》(津教委办〔2015〕3号)文件的要求,成立我校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五、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利用各种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广泛收集用人信息,积极推荐毕业生,举办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加强对招聘信息的核查和对招聘活动的监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招聘活动的安全。

    六、加大对毕业生中双困学生等群体的帮扶力度。对毕业生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认真做好心理辅导、就业推荐,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

第四部分 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一、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创新创业工作

 (一)组织机构健全。为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实施,学校下发了《关于成立双创工作小组和天艺众创空间管理人员职务任命的通知》(天体艺校[2015]18号)和《关于印发《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就业指导科管理制度》的通知》(天体艺学[2015]31号),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

 (二)分工明细,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制定了《关于成立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双创”工作委员会的通知》(天体艺校[2016]5号)和《关于印发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天体艺学[2015]32号),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学校建立了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明确了专人负责、专项落实,定期研究相关工作。

 (三)与时俱进,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校从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资源出发,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段,对课程体系、专业方向、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

    二、开拓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求职机会

  (一)利用各种渠道多方面调动各学院院长、系主任、辅导员联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服务。

  (二)充分利用网站、qq群,微信平台、短信群发等方式发送就业信息,加大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走出去”就是学院领导和毕业班辅导员走到用人单位,并与他们建立联系,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了解学院,了解学院的毕业生,并力争与企业建立毕业生供需关系,为学院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就业空间。

    “请进来”就是邀请有关企事业单位到我校来与学生见面,分专业定期组织专场招聘会,以及在我校召开毕业生就业座谈会,了解我校课程设置与市场适应的问题,并与长期联系的用人单位洽谈进一步深层次合作的可能性。

    三、人性化的帮扶措施助力特殊群体就业

  (一)加强就业指导

    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方式,及时疏导他们因就业问题而引发的焦虑和悲观情绪。

  (二)一对一帮扶

    根据就业困难学生的不同原因、不同特点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辅导和岗位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政策帮扶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帮助困难毕业生利用国家及省市的有关优惠政策,为其提供政策引导及利用对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第五部分 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学校党政领导一直关注我校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就业情况。学校针对就业情况,对于招生及人才培养方面,教学方案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为使毕业生在就业中更能切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我校积极推动并深化教学改革、适时地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新的教学方案已在根据我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同时注重专业实践,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课程质量。作业、讨论等课外环节要求的增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学,独立思考,以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积极拓展专业人才培养口径,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着力改变教学过程中重专业课程、轻文化课程的现象。全面提高我校人才的整体素养,使毕业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职场,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同时,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拓宽了就业途径,为毕业生适时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