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天传微博 v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天津传媒学院网站!

您的位置:天津传媒学院官网>> 二级学院>> 舞蹈学院>> 舞评空间>>正文内容

舞梦•成长•蜕变——评舞剧《天鹅湖记》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作者:09编导 陈麟豪点击:

【来源:新闻中心】【打印文章】

舞梦•成长•蜕变

——评舞剧《天鹅湖记》
09编导  陈麟豪

  舞动高超的舞蹈是我们从业舞蹈的梦,在寒冬里我们薄衣苦练舞蹈,热夏的功厅里我们挥洒汗水,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我们渐渐的成长。用一篇名为《天鹅湖记》的“手记”,表达舞蹈从业者40余年爱舞、学舞、梦舞、感舞的点滴之言。

  《天鹅湖记》是一部“主题先行”的作品,创作的初衷源自圈内人士对现实教育环境矛盾的感悟,即“幸运的我们也在这个湖里,不幸的我们却不是天鹅”。作品虚拟出一个当下人,特别是舞蹈从业者都备受瞩目的事件——舞蹈比赛,用这一现实情景在当下的意义来反映舞蹈人梦想的焦点。编导把作品的主题选择锁向芭蕾舞剧《天鹅湖》这一伟大的作品,用《天鹅湖》那永不衰竭的魅力和深入人心的旋律,重构当下中国舞蹈教育和舞台呈现的进行时。这既符合《天鹅湖记》作者的创作背景,也符合作品产生的动力源泉。因为,作为舞蹈人,编导经历了“人在湖中,却无法成为天鹅”的痛苦;作为身居第一线的舞蹈教员,在教学相长的环节中她又亲历了教育的真实。所以,40年的感悟在其现代舞编导的创作中,让她能够冲破舞蹈教育的围城,站在一个广阔的的视野中勇敢并大声地言说现实。

  我们的舞蹈界不仅缺乏幽默感缺乏娱乐精神,而且连放松都不会。这一点我一直非常奇怪,舞蹈的训练使得我们比常人拥有了更多的对身体包括一些细微局部肌肉的控制力,我们比常人更能控制我们的身体,我们也学习了无数的放松技巧,可惜的是在生活中在事业中,我们却完全不懂得放松,这种紧张导致了过分的敏感,过分的敏感会导致心灵的脆弱,心灵的脆弱将导致创作的苍白,苍白的创作如何能够创作出震撼人吸引人的作品呢?其实也很简单,关键看你最后要什么,你要的是红极一时的现在,还是流芳百世的永恒,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永恒是要用心用一辈子去塑造守候等待的。

  这些小人物的自我诉说在作品中通过三个层次,一步步推进着呈现出来,然后又在这种呈现过程中塑造了他们活生生、真实的形象。第一期盼:他们都是普通的人,都会有人的基本欲望.对成功的渴望。所以,在比赛来临时他们是兴奋的.见到评委时他们是讨好的。第二努力:他们为了自己的成功是认真的、努力的,无论是在比赛前的准备.还是比赛中他们都是那么投入。第三坚持:成功的只有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不能成功者。然而,就算是一种愚钝也好.痴迷也好.失败之后,还是会继续执迷不悟地继续坚持下去。由盼望成功.为成功而努力,再到失败后的继续坚持,在小人物平凡而又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中展现出一种平淡中的力量。

  舞院作为中国舞蹈界的最高学府,责任是什么?这些青春鲜活但是缺乏思想的艺术生命其实最重要的是应该在这里来学会如何获得思想的方法,如果他们都能拥有自己真正的思想,那么最高学府的责任则尽矣。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艺术需要天分还需要机缘,学院的作用也许就是保持强化天分,扩大机缘的概率。

  因此,当我们面对今天这些匪夷所思、莫名其妙的舞蹈呈现时,不应该一股脑地都把罪状贴在“技术”的身上,而用文化缺失的口号对其进行“恶补”,这种头痛医头,脚疼治脚的单向度做法,也许能有一时的缓解,却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舞蹈自身的问题。况且舞蹈这种用身体语言呈现的艺术,并不是因为作品中有了深刻的中国哲理才有了中国特色,舞者肢体的气韵流向本身就是其属性的最好说明,而且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不是哪一个外来舞种能够轻易泯灭的。今天的技术泛化,并不是说明我们对于技术本身的认知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恰恰是因为我们对于技术本身的关照还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泛化的表层,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造成了今天这种舞蹈现象。技术本身没有错,在舞蹈中强调技术的运用也没有错,那么我们自己是否该好好地反省反省了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独树一帜——评舞剧《莎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