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系
作者: 来源:天艺新闻中心 点击: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1日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人文素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成为能够在文化、艺术、传媒等领域从事文学创作、企事业文秘、文字编辑等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根据学校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重点培养三个方面的人才:一是具有广博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熟练应用汉语言文字进行公文及各类文稿写作能力的人才;二是熟悉文化艺术、传媒出版、新媒体等行业的发展特点,能够从事新闻采访写作、节目和广告文案写作、影视文学写作、网络新媒体写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三是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行政办公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文秘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文化、艺术、传媒领域的知识,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素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综合的人文素养,掌握审美鉴赏、创新思维、从事文学创作、企事业文秘、文字编辑等工作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和文学创作、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与法规,成为能够在文化、艺术、传媒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熟练应用汉语言文字进行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特色是培养以创意写作为核心的多项专业技能,成为未来可以在文学、传媒、广告公关及企事业单位各个领域任职的专门人才。本专业自2016年招生以来学生在校期间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文章和学术论文数篇,申报数项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并顺利结项,学生成立文化传播工作室注册微信公众号运营自媒体为学院的宣传工作和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专业学生在第二届新浪潮杯青年文学写作大赛获二等奖,在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学生整体文化素养较高。

部分获奖证书

四、师资队伍

1、以盘山学者为学科带头人的专家教授型师资团队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讲教师有教授、副教授及讲师基本构成,教育大计以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我专业教师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院校,学缘结构合理,整体优势明显。

  专家型教师团队:

卜彦芳

简介:卜彦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特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2007至2008年在韩国首尔大学传播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至2014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做访问学者。在《现代传播》《新闻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传媒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传媒经济理论》《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第一版和第二版)、《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文化软实力探析:产业与贸易视角》《创意经济概论》等著作;担任传媒经济蓝皮书《中国传媒经济发展报告》主编。主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形态• 基因• 模式:网生内容发展动力及趋势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三网融合背景下内容提供商的产业地位重塑及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娱乐类节目的内容引导与跨屏传播管理研究”,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中日韩三国文化传播软实力比较研究”等。

张智华

简介 张智华,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特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电视与新媒体、影视创意与编剧、戏剧与影视相互改编、影视文化与批评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北京社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现代传播》《艺术评论》《当代电影》《中国电视》《艺术百家》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专著12部,获得北京社科优秀成果奖、广电总局奖(有国徽章)4项。201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16年获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张净秋

简介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特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古典文献学、传统医学典籍、文化、历史等相关研究。学术研究成果有专著《清代西游戏考论》、《名家品三国》等,2017年主持完成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游记》跨文本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五、主修课程

  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创意写作、网络编辑写作、网络文学写作、微格教学、新媒体技术。

六、实践环节:

  汉语言文学系积极注重结合专业特色培养人才,在实践教学中从校内大师课、创业创新课、模块课的开设到校外带领学生参观和学习各类文化传媒机构和公司建立深度合作的校企关系,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